今天是:

陕西省道教协会

【2016年第2期】《太上感应篇》讲疏(二)

时间:2016-08-11    来源:三秦道教    作者:陈景展

三、经首
      经首曰“太上曰”,意为接下来的正文皆为太上亲训,不可诬疑。元始天尊为天地之祖、万炁之先,三宝天君肇化之后,道体分三,广化大劫,生太上老君。太上老君为元始天尊所命,统治玄气、养育万民,居太清真境太极宫大光明殿,举五明宝扇,为一切众生剖析秘密、开化人天。太上老君历劫应化,隐圣显凡,广拔群迷,度人无量,随方设教,其号莫测。通常,有“八十一化”之说。《太上感应篇》前的“八十一拜”亦暗契此奥义。这个“八十一”,应为概数,实则老君时时处处皆在。比如,有言真武祖师为太上老君第“八十二化”。
       太上老君在本劫的分炁、化身及降迹颇多,勉强列举如下:天皇时,号通玄天师(或玄中大法师);地皇时,号有古先生;人皇时,号盘古先生;伏羲时,号郁华子;祝融时,号广寿子;神农时,号大成子,黄帝时,号广成子;少昊时,号随应子(或太极先生);颛顼时,号赤精子;帝喾时,号录图子;帝尧时,号务成子;帝舜时,号尹寿子;夏禹时,号真行子;商汤时,号锡则子;商高宗时,号老子;商纣王时,号燮邑子;周文王时,召为守藏史;周武王时,号育成子,为柱下史;成王时,号经成子,仍为柱下史,后出游西海大秦、天竺、安息等国,自号古先生;康王时,号郭叔子,复为柱下史;昭王时,驾青牛西过函谷关,度尹喜;前汉文帝初时,号河上丈人;成帝时,降世授干吉《太平经》;汉顺帝和汉桓帝时,授道于张天师;灵帝时,授道于葛玄仙翁。还有鬼谷先生、李淳风、左慈、寇谦之等,皆直接得太上老君传授道业。老子,为太上老君的化身之一,玄妙玉女怀胎八十一载所生。老子在殷一百七十四年,在周八百二十二年,共绵历九百九十六年。
 
四、开言
    《感应篇》正文以“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行。”十六字开言。也许我们都已经很熟悉这十六个字了,可是有谁真的参透?前文我们说了“感应”二字,有感必应,有感必孚。前提是人心感天,天才有应,神明才有孚。人心拿什么感天?一念纯真之心,方寸不杂的诚心。我们的祸福,不是老天爷刻意给哪个人多,哪个人少,全是自身造就的。古语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功课经》说:“道以无心度有情。”《道德真经》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芸芸众生,不可计算,有胎生,有卵生,有湿生,有化生。有带鳞的,有披甲的,有插羽的,有长毛的。有仙子道的,有魔灵道的,有人伦道的,有畜生道的,有恶鬼道的,有地狱道的。人世间,有瘸的,有跛的,有聋的,有哑的,有愚的,有贤的,有贫的,有福的,有夭折的,有长寿的,有丑的,有俊的……每个生命的形状、祸福,都是“自召”而来。怎么召的?起贪心、起著心,沉于苦趣,展转轮回,再难上岸。除非思沉沦之苦,发清静之心,剪碍道之荆棘,除挡途之瓦石,皈奉大道,出离迷途。目前有一部很流行的书,叫《秘密》。也被拍成了电影。说的“吸引力法则”,就是这个道理。人起什么念,上天给什么果。起的是善念,善事自然就来;起的是恶念,凶事想避也避不开。书里称这叫“给宇宙下订单”。这是西方的说法。我们的老祖先早已经揭示了宇宙的这一基本定律。就是“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你现在的福报、身份、地位、学历、父母、金钱、朋友圈,都是自己修来的缘造成的。包括你的身体,也是自己修的。《北斗经》中,老君告诉天师“人身难得”。多少生灵,没有这个人身,谈修行就难了。我们今生幸而未丧人身,这就是修道的资本。今生一味痴迷,下世人身失去,灵性遮蔽,就再难觉悟了。《救苦经》说:“救苦天尊遍满十方界,常以威神力,救拔诸众生。众生不知觉,如盲见日月。”十方天尊可以细入微尘,大周天界,以威神力度人,可是众生就像盲人看不见日月一样,感知不到救苦天尊,因此难以得度。所以,发心就很重要。你有三分的修行,祖师可以给你七分的感应。但是,前提是你要发心。西方也有一句谚语,说的很好。“即使你在群鸟中飞,也得自己挥动翅膀。”所以,原动力是自己。神明能给的,只是“应”,只是依据你的举念和行为,给你或沉或浮、或贫或贵的答复。有没有神?当然有。神的法力大不大?当然大。可是,法雨虽普,不润无根之草。阳光普照,可是盲人在街上依旧是漆黑的。要治的,是我们的眼睛,要扫除的,是我们的毛病。道,本来清静。神明,本来光明。无须求,无须得。把自己的毛病治好了,大象就是大象,世界就是世界,无可譬喻。
“善恶之报,如影随行”这八个字也说得很透。我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依我的愚见,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即做即报,不迟分毫。”仿佛人叩钟,即叩即鸣。所谓不报,是你未曾看见。许多因因果果,多因成一果,一因有多果,好像沙粒从手中下滑落到沙丘上,沙丘其实每分每秒都在变化,只是我们凡胎肉眼,无法洞悉这微妙的变化。等到积累到一定量,沙丘倾斜、倒塌,我们才看见变化。善恶之报的缘由,如此一般。本是时时刻刻都在报,我们看见时,已经积累了很长时间了。所以,《感应篇》说的好,是“如影随行”。哪里会有差别?太阳一照,立竿见影,几乎是同时显现。
 
五、司过之神
      《北帝大伏魔神咒》等经记载,下方正北,有一大海,秽恶腥黑,莫测边际。中有一山,高十万六千里,上参碧落,下入风泉,名曰“北都罗酆山”。山近水面,有一大洞,名曰“阴景天宫”。周回三万六千里,中有三十六狱。狱中草木,皆禀自然恶毒之气,锋芒风利,甚于剑戟。主此洞者,名曰“太阴天君”。助治四人:一曰东斗,斗中生炁君;二曰西斗,斗中成须君;三曰南斗,斗中司禁君;四曰北斗,斗中司命君。此洞之外山上,别有六洞。六天大魔,各主其一,即太阴天君外,六曹也。互相阐报,主执罪罚。六大洞宫之下,又有天官、地官、水官,专主刑名之职。三官之下,又有九令土主,即九州岛之主。五岳府君,二十四炁,乃二十八宿之阴狱。以至河海掾吏,丘陵溪洞主者,各各秉命,列为属吏。酆都,系天地司过之都司也。九令五岳者,酆都之子司也。令狱以下,所有冥曹,又属令岳之子司也。分司列局,因事授职,千千万万,何可胜言。还有举意司。其司共有五案六员判官,专管人的起意动念处。善恶功过,纤悉皆书。又有定予、定夺二司。定予司,则皆青莲宝座。定夺司,则皆荆棘蒺黎。荆蒺之岳,端为欺诈奸邪者设,行住坐卧,荆蒺蒙缚,极为苦楚。
        司过之神暗中减算夺年,依据的,是人所犯过错的轻重。这个“过错”,就是“十恶业”。《太霄朗书十善十恶》阐述地比较具体。《感应篇》后文中例举的两百余种恶行、恶名,终究不离“十恶业”。那么,善事呢?善事有众多名类,究其本源,也不离“十善业”。所以,《太霄朗书十善十恶》是核心,也是《太上经戒》中重要的篇章之一。
《太霄朗书十善十恶》曰:“十善既行,十恶自息。息恶行善,大慈德成。是以上品戒云:恤死度生,救疾治病,施惠穷困,割己济物,奉侍师主,营建静舍,书经校定,修斋念道,退身让义,不争功名,宣化愚俗,谏诤解恶,边道立井,植种果林,教化童蒙,劝人作善,施为可法,动静可观,教制可轨,行常使然。十善遍行,谓之道士。不修善功,徒劳山林。能信斯旨,勤寻诸戒。戒部甚多,随缘所得,无数诸戒,无央科律,皆辅一神,摄于三业。三业者,口、身、心也。运动造作,善恶无量。无量善恶,十为恶端。一者妄言,二者绮语,三者两舌,四者骂詈,此四口恶,返之则善。五者贪爱,六者窃盗,七者奸婬,此三者,属身。八者嫉妒、九者恚嗔、十者邪痴,此三者,属心。心业最重,为十恶根。断绝十恶,修十善本。实言直语,通和讲诵,谦让捨财,内外贞洁,庆赞惧喜,敬信三尊。备此十善,十恶永除。”
 
六、三台北斗神君
       北斗是玉帝下巡人间的御座。有九星。辅弼二星,隐而不现。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北斗七星。在道教中,称为北斗九皇。农历九月初一到九月初九是九皇诞辰,九月初九是九皇会。九星上面,还有三台六星。上台司命,中台司功,下台司禄。人有三魂,上应三台,《感应篇》言三尸神“上诣天曹,言人罪过”,即是上诣三台星。北斗在诸天之中央,为诸天之枢纽,阴阳祸福全系于斗。《业报因缘经》中说,“七星之气,常结为一星,在人头上,去项三尺。其人为善,则光大而明;为恶,则光小而暗。”
北斗主司造化,在紫微垣右垣七星的外侧,一年四季,五行运行,八节纲纪,生长收藏,温暑燥寒,阴阳消长,均由北斗主宰。世间一切万灵祸福吉凶,乃至生死期限,均系北斗主权。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我们世间每个人,都有一位自己的本命神,掌握自己的寿长祸福。《北斗经》记载:子生人,命属贪狼星君;丑、亥生人,命属巨门星君;寅、戌生人,命属禄存星君;卯、酉生人,命属文曲星君;辰、申生人,命属廉贞星君;巳、未生人,命属武曲星君;午生人,命属破军星君。北斗七元君分别又下辖六十位太岁神,依照干支纪年,轮流负责每一年人间的祸福吉凶。
       三国时的霍光、诸葛亮都曾拜斗禳灾,祈求延寿。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秦始皇时,对于南、北二斗的祭祀已列入国家典祀。
 
七、三尸神
      《太上三尸中经》曰:“人之生也,皆寄形于父母胞胎,饱味于五谷精气,是以人之腹中各有三尸九虫为人大害。常以庚申之日上告天帝,以记人之造罪,分毫录奏。欲绝人生籍,减人禄命,令人速死。死后魂升于天,魄入于地,唯三尸游走,名之曰鬼。四时八节企其祭祀,祭祀既不精,即为祸患,万病竞作,伐人性命。上尸名彭琚,在人头中,伐人上分,令人眼暗、发落、口臭、面皱齿落。中尸名彭瓆,在人腹中,伐人五脏。少气多忘,令人好作恶事,噉食物命,或作梦寐倒乱。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令人下关搔扰,五情勇动,淫邪不能自禁。此尸形状似小儿,或似马形,皆有毛长二寸,在人身中。人既死矣,遂出作鬼,如人生时形象,衣服长短无异。凡至庚申日,兼夜不卧,守之若晓,体疲少伏牀数觉,莫令睡熟,此尸即不得上告天帝。”《太上律科》云:“庚申日,北帝开诸罪门,通诸鬼神诉讼,群魔并集,以司天下,兆人及诸异类善恶之业,随其功过多少,赏劳谪过,毫分不遗。”
       道教一般有守庚申的习俗。方法为:存头中有太上老君、泥丸真人二人,下视口、目、耳、鼻清涤气。心中有太上帝、绛宫真人二人,下视四体情状,肝、脾、胆、肾,皆令清洁,如五色玉。存脐内有太黄老君,黄真人二人,下视脾肠之孔窍,皆令分明如素。如斯,令三尸不得动,故曰“守庚申”。经曰:“三守庚申,即三尸振恐;七守庚申,三尸长绝。乃精神安定,体室长存,五神恬静,不复搔扰,不迷不惑,不乱不淫,瞋怒平息,真灵卫佐,与天地相毕。每夜临卧之时,叩齿三七,以左手抚心上,呼三尸名,使不敢为害耳。”
      《云笈七签·庚申部》收录有《思念道诫去三尸法》,其辞云:“老君遗诫,教子防躯。外如空城,里如丹朱。外常不足,内实有余。保道五脏,勿得发舒。行正念道,常覆子躯。思道念道,坐致行厨。思道念道,常以道俱。内怀金宝,外常如无。保神爱气,万邪不拘。长生在己,三尸自去。百病九虫,皆自消除。身过千灾,仙人邻居。”又有经云:“寅日三尸游两手,当去两手指甲;午日三尸游两足,当去两足指甲。此名斩三尸,随所在而去之。……内则守心,外则去甲,此修行之初法也。”
 
八、灶神
        灶神是一家之主,灶神是俗称,又俗称曰灶王爷、灶君等。道教的正式称呼是“九天东厨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简称“元皇奏善天尊”。每年的腊月廿三晚送灶,将灶君神像、香炉、法器均用红布蒙上。除夕晚间,再迎回。每年的甲子日、庚申日,灶君也会上秉天庭,将人间功过汇报。每个月的月晦之日,也是如此。故《祀灶科仪》说“依期上奏”。
        古语说:“民以食为天。”人人都有一张口,天天都要张此口。家家要吃饭,户户要用灶。灶神在家中,是一家之主,是告诉老百姓,家中有神明。善恶都有监察。不可外出做恶行,不可在家出恶言,举心动念、对亲对友,均以纯朴为本,不可伤人损物、伤天害理。灶神,其实就是“定海神针”。求福,在于平时自己的言行,言行善,神必告之天庭,有祸必禳,有灾必佑。五千年的文明,井然有序,我个人认为,这与中国的神明信仰融入百姓家庭有密切的联系。《道德真经》言“小国寡民”。并非指国家小、人口少。而是指一个大国之中,每个组成部分能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则自然长久富强。人人逾越,不能安分守己,难免会祸乱滋生、灾难频发。
        我国的神明文化,就是教育文化。当前社会,我们丢失的,就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信仰。如果每个人能敬畏天地,捡起丢失的对于自然的信仰、对于承负的领悟、对于自己每日言行善恶的责任感,中华民族必长治久安。大事,必作于小。难事,必作于易。灶神,即是中国百姓的福神,也是中华文明的保护神。当每家每户都清平、安宁、康泰,当每个人都知道敬畏神明和谨慎自己的言行时,人人皆善人,国土便是乐土,世间便是仙境。岂不怡然快哉!每思此景,我便潸然。怜惜众生之迷误,慨叹世间之祸苦。《太上感应篇》是大经,救世之宝典。在世遇睹此经,如盲者复明,愚者猛醒。劝勉众生,莫迟疑,速行,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