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在全国道教中的地位及影响
时间:2016-10-06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胡诚林
一、道教的起源
在中国现行正规的宗教中,只有道教为本土正宗。道教与其它宗教不同,不是由一个教主在短期内创立起来的,而是一个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过程,从原始母系氏族到夏周商,再到春秋战国及秦汉以前,经过长期的积累准备,汉末巴蜀地区本是巫鬼道成行的地方,一名叫张陵的人将中原的黄老道带入四川,创立天师道,以太上老君为为教主,劝道民行善悔过,修桥铺路,渐次在四川盛传。张陵死后由其子张衡称天师,179年张衡升仙后,巫鬼道复兴,教权落入川人张修之手,(号称巴郡巫人)可能是当地的巫鬼道首,加入天师道,打出“五斗米师”的旗号,渐次成气候。184年率领鬼道兵卒号称五斗米师,趁机在四川攻城夺县,188年黄巾军入川后,张修的势力有了进一步发展。汉末中平五年朝廷派刘焉入川,招安了张修。遂与朝廷分廷抗礼,实行军阀统治。此时张衡虽已去世多年,但妻子虽已五十出头,但“年有少容”,常去刘焉处布道 深得刘焉喜爱,遂派张衡的儿子张鲁为司马,与张修率兵攻打汉中太守苏固。两人到汉中杀苏固后,断绝斜谷,与刘焉抗衡。同时张鲁伺机杀死张修,自立于汉中,利用其祖(张陵)父(张衡)的在教民中的威信,夺回教权,兼并了张修的五斗米师,在汉中建立了一年早期的道教王国,宽刑 、禁杀、禁酒、收租米、编户籍,以老子的思想教化百姓。(其母在四川遭刘焉儿子杀)。建安二十年东汉顺帝汉安元年(215年)。张鲁投降曹操,其弟张卫不肯,战死。儿子张盛夫妻流入东吴,居江西龙虎山,张鲁随曹操入中原,大批五斗米教民迁入中原形成早期道教势力。才出现陕南五斗米教,即早期道教。从142年到开始的这一段历史称早期道教,直到南北朝时道教理想形态逐渐成熟。 正因为如此,它的出现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道教所遵循的基本信条,诸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五行”、“遵道贵德”等,无不出自中华民族先哲们的光辉思想。道教始于汉代,推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为始祖,尊《道德经》为根本经典。中国道教的教事活动,莫过于山。因为山是天与地之间的过渡区,是天帝所遣仙人降临凡间的最佳居处。《云笈七签》所列十大洞天和三十六小洞天,均在名山之间;七十二福地的绝大多数,也在山间。
终南山位居华夏大地腹部,横亘于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之间。即是南北方自然地理分界线,又是代表黄河流域文明的秦陇文化与代表长江流域文明的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的交汇点。在中国道教孕育、诞生和发展过程中,终南山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摇篮。终南自古为仙人修道圣地,被道教奉为洞天之冠,天下第一福地。道教核心的经典《道德经》源于楼观台,也正是因为如此,终南山成为中国道家和道教思想的发源地。全真教祖师王重阳长期在终南山修道,创立了流传至今的全真道。
“终南”之称始于东周早期,历史上终南、中南、太乙、太一、太壹,都是指的秦岭,居于甘肃陇东的秦部落因在西周末年的动乱中勤王有功,在周天子东迁洛邑之后,便把关中这一块沃土封赏给了秦人,于是秦人大部分迁到了渭河平原。“终南”表明部落的南部疆界止于此山之故。这也反证了这段秦岭之高之险,否则秦人的地盘肯定还要向南扩大,而不会自己甘心把此山称做“终南”。“中南山”的称谓则有人解释为:盖因此山居于天下之中、帝都以南之故也。笔者以为,狭义的秦岭既然是关中平原之“南山”,秦岭的正中部位也就自然应该是“中南山”了。而太乙、太一、太壹等称呼乃道教所为,西汉文帝、景帝、武帝均“崇尚黄老之术”。汉武帝爱仙道更是出了名的,所以唐代诗人李贺有“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的诗句。当然李贺也是“借古讽今”,暗射唐朝天子。唐高祖李渊为了提高他们李家的地位,自称是老子李耳(聃)的后代,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尊道教为“国教”。一时间,道教大盛,所以在京都长安之南的终南山,有了越来越多的道观。太乙之名,不但在道士们中专用,也成为文人雅士对终南山的另一称呼。
在本来的意义上,终南山西起太白山,东到蓝田县境内的玉山,后因太白山太为高大宏伟,是一座巨大而统一的山体,其冰川地貌也与其以东的终南山迥然有别,故而后来人们便习惯于把太白山独立出去,以便与通常意义上的终南山区别开来:大体上以周至县境内的骆峪河(西骆峪)为分界,西称太白,东称终南。本文所称的终南山,即狭义秦岭之中的西起周至县骆峪河东到蓝田县流峪河或再略偏东北到倒沟峪的段落,这也是古往今来社会上多数人所公认的终南山。广义的终南山则应包括秦岭沃土造就的关中冲击平原,包括千年古都西安,包括起始于这片热土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三、终南山道教史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终南山道教之始一般被追溯到老子入关传经设教之时。终南山西段有楼观台,在周至县东南15公里的山麓中,相传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最先于此结草为楼,以观星气,故名草楼观,后来简称楼观。老子在楼观南筑台为尹喜授经,故台称“说经台”,又因位于楼观境内,故亦称楼观台。《楼观本起传》谓“此宫观所自始也”,“此大教所由兴也。”继楼观之后,汉武帝于元封初(公元前110年)因夜闻太乙神之告而于第二年在终南山大和峪口建太乙宫,以祭太乙山神,至光熹元年 (189年),始有道士杨谌,住此主宫事,从而使其成为道教的又一据点。南北朝时期,终南山道教有了新的发展,至有唐李氏王朝的建立,道教被钦定于佛教之前,从而达到它的盛期。终南山道教有陈抟、吕洞宾、刘海蟾、张无梦,种放等人居山修道,迨至金、元,王重阳及其弟子继之创立并弘扬全真教,终南山道教于是又进入它的第二个盛期,并且有了更多的新变化。历代于终南山中所建道观可考或现存者尚有楼观台、通道观、仙游观、金台观、重阳宫 、清凉山、望仙宫、丹阳观、长春观、太一观、四皓庙、玉真观、金仙观、开元观、灵泉观 (原华清宫)、白鹿观、太元观、萯黎观(原萯阳宫)、化羊宫(亦称化羊庙)、太平观( 原太平宫)等数十座。道教的一些主要派别的祖庭就在终南山中。正因如此,有人将终南山列为道教名山,留下“终南自古多神仙”的盛名美誉。
其一,楼观派的形成。
楼观建成后,至三国咸熙(264—265年)初,有道士梁谌事郑履道法师于此,受《日月黄华上经》、《水石丹法》、《楼观先生本起内传》,传“炼气隐形之法”,“水石还丹术”、“六甲符”及采服“日月黄华法”。北朝时,更有高道如王浮、王延、严达等住此修炼,并终于演成宗派,是为楼观派,楼观台因之成为道教的活动中心、道法重地。这一派的特点之一是宣扬老子西升化胡说,昌炼形之术,兼修内外丹,声称周、秦时已设道士,这一派发展至唐代而尤盛。
其二,通道观的建立。
北周武帝在建德三年(574年)下诏禁佛道二教,建通道观,选著名道士、僧徒120人住观学习《老》、《庄》、《周易》,目的是要以道教教义改造佛教;接着又于楼观台附近的田谷建通道观别院,共弘“真教”,其中的德高望重者称“田谷十老”。北周武帝禁佛道二教的实质是尊儒、祖道、禁佛,通道观的建立即是一大证明。
其三,全真道的创立。
全真道由金代北宋遗民隐居不仕、自食其力、聚徒讲道而逐渐形成。其创始人王重阳系陕西咸阳大魏村人,早年习儒,后于终南山下刘蒋村隐居,自称遇仙得道,创宗立派,点化马钰等7人。卒后归葬于刘蒋村成道宫,马钰于宫内修建一套大厅,亲题横额 “祖庭”二字,此后各方门徒即以此为祖庵。元代,王重阳先后被追封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重阳开化辅极帝君”,“祖庵”亦改名“重阳宫”、“重阳万寿宫”。重阳宫成了全国七十二路道教的总集合点。原属于楼观派的楼观台这时也归属于重阳宫统领,转弘全真道。全真道主张儒、释、道三教同源、三教平等、三教合一,它以王重阳《立教十五论》为行为规范,注重清修,不事烧炼与符簶,不食荤腥,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兼有儒之谦逊、墨之坚苦,静修以明心见性则与佛教禅宗相仿拂。全真派道教的这种态度,也许就是终南山佛教为什么衰而不泯、绵延至今的原因之一。
道教“仙都”楼观台道观:
春秋时期,有一位道家学者名叫尹喜,天水人,善习天文和五行。他在周至县就峪乡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就是现在的楼观台。另有一位道家学者、也是个大思想家的老子,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老子骑青牛西游入秦,在函谷关与尹喜相逢,二人志趣相投,结伴到楼观,‘紫气东来’就出于这个典故。老子将平生所学整理为老子一书交给尹喜,不久谢世,葬于就峪(今楼观西陵)。尹喜对《老子》思想作了阐发,写了《关尹子》九篇和《老子内传》等著作。庄子曾评价:尹喜之学以“清”、“静”见长,老子著述以“虚”“柔”为特质。自此老子、尹喜的道家思想与黄帝学术思想融合成为黄老之学。
在老子尹喜之后,历代有周穆王赴楼观访灵迹;秦始皇在尹喜草楼之南建清庙,汉武帝在楼观台以北建望仙宫,楼观规模逐步形成;至晋惠帝时宫观建筑已绵亘七里,朝廷拨300农户供役使,可见规模之大;北周时,武帝下令在长安建通道观,在楼观建的别馆成为道教史上第一座国立道学院;隋文帝时对楼观再次进行全面整修,刻立四体《道德经》碑置庙中;唐代自高祖李渊开始就认老子为宗祖,以楼观为宗庙,诏改楼观为宗圣观,费时七年进行扩建,其建筑规模比现存说经台建筑群大十倍;玄宗李隆基因夜梦老子授道,在说经台东又建会灵观,其间,因玉华、金仙两公主出家修道,又在宗圣观南北修建了玉华观和延生观,致楼观规模空前,且一直延续到宋;北宋依李唐故事宣扬“翊圣”显灵神话,又在楼观东北建上清太平宫。988年,诏改宗圣观为顺天兴国观。楼观发展到达顶峰。
老子所传五千言《道德经》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整个系列的道教,哲学家都用此书作为他们思想的起点。在西方,《道德经》远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事实上,该书至少出版过四十种不同的英文译本,除了《圣经》之外,远远多于任何其它书籍的版本。《道德经》被后世封为道教最核心的经典。后世尊老子为道祖、尊为圣典、尊楼观台为祖庭,从古到今楼观台一直是国内外道教信徒朝圣的“仙都”。
十方丛林西安万寿八仙宫:
西安万寿八仙宫位于西安东关长乐坊闹市,该宫原名八仙庵,建在唐兴庆宫遗址上,1900年慈禧太后西狩曾在此驻跸,赐名万寿八仙宫,沿袭至今。西安万寿八仙宫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宫观和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仙宫在中国道教史上的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国内唯一供奉八仙祖师的宫观丛林,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八仙宫在全真道教谱系上的继承。
据《西安府志》记载,宋代有郑生在长乐坊遇八仙显化,遂建庵祭祀。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一书说,吕祖于会昌年间在此遇汉钟离点化入道,现今八仙宫牌坊内有长安酒肆遗址,就是黄粱梦悟之地。历代扩建八仙宫皆与八仙文化密不可分:元代圣元年间,安西王忙哥剌的“祷嗣获应”,明代成化年间秦王朱尚灴的“夜梦八仙”、清代陕西巡抚之妻的“祷神病愈”等都因八仙信仰成真促其捐资扩建,八仙宫规模从而不断扩大。1900年,光绪皇帝为八仙宫题赐“宝箓仙传”,西太后题赐“洞天云笈”、“玉清至道”等匾额(已作为文物保存在宫内)。又赏赐白银千两对殿堂全面整修。时任八仙宫监院李宗阳受此恩宠,还赋小诗以明志,诗云“春光布满长安城,天语温温问姓名,留于人间作佳话,神仙原不慕浮荣”,此诗后被刻石嵌璧。在当时八仙宫规模的形成,有道士108人,土地730亩,成为西安最大的道观。
全真祖庭万寿重阳宫
重阳宫是全真北宗五祖王重阳修道之处,所以称为祖庭。追溯传承,自东华帝君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到王重阳已是第五代,故称王重阳为北宗五祖。由于王重阳甘河遇仙授道被视为传说,故学术界认为王重阳实际上就是全真道北宗的创始人,这一点很重要。
五祖名喆,字知明,号重阳子,咸阳大魏村人,因对女真统治不满,加之应武举落第,遂慨然入道。1160年他于户县南时村(遗址建有成道宫)穴居,称活死人墓,在墓周种植四梨八海棠,寓以道教四海一统为志,嗣后又在刘蒋村结庵修道。1167年自焚其庵,离陕赴山东河北一带传教,公开打出全真旗号,收邱处机、谭处端、刘处玄、马丹阳、郝大通、王处一、孙不二七子为徒(后被封为七真)。1169年王重阳返陕途中在开封辞世,1172年归葬刘蒋。1174年七子分头去修道,马丹阳留居刘蒋村,始建成祖庭。时至1181年,金庭禁止道士游方,马丹阳被遣回山东。
王重阳创建全真道对中国道教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秦汉以还,中国道教走了1400余年的弯路,全真道性命双修的主旨及内丹修养的方法,终结了外丹道炼服金丹以求长生久视的不归之路。其次,王重阳认为三教同源,他兼容并蓄,汲取佛教经典的精华,充实和完善了道教的理论宝库。他还为全真道制定了戒律,使蓄发、出家、住庙成为全真道士的行为准则.
至1198年,王处一获金章宗青睐,赐额祖庭为“灵虚观”,全真道得到了发展。时值金、南宋、蒙古三家争夺中原,皆极力拉拢全真道服务自己,因邱处机应成吉思汗之召,率18高徒远赴西域雪山谒见,劝成吉思汗“清静无为,敬天爱民”,戒杀戮以成大业而获得成吉思汗的赏识,誉邱为活神仙。在元代89年的统治时期,全真道和重阳宫的发展达到鼎盛阶段。期间,在陕活动的全真道领袖还有尹志平、李志常等人。元末以后,全真陕西道教活动逐见式微,也鲜有高道出现。
1238年,经由继任全真道掌教的李志常奏请元朝廷,改灵虚观为重阳宫。六年后的1244年,朝廷又加赠祖庭为万寿重阳宫,这个名称一直延续至今。1252年,元宪宗召见李志常,赐白金5000两,对重阳宫大规模营建。1992年,台湾三清慈善会董事长黄胜德捐资修建王重阳纪念塔,香港青松观侯宝垣大师先后捐资350余万至1999年建成重阳大殿,由陈理德道长负责庙务,继续修复完善。宫内碑林存有历代石刻31通,其中五通蒙、汉两文碑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李道谦楷书《全真教祖碑》、;姚燧楷书《重阳仙迹记碑》、孙德彧书《马宗师道行碑》、大书法家赵孟頫书《藏御服碑》和《孙公道行碑》等都有很大的学术和书法价值。
中国大地上自西周以来形成的传统文化牢牢地扎根在社会生活和民众心中,成为思想文化乃至百姓行为举止的基本准则,即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对神不是绝对服从。
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西周诸候分封制实施后,每年集中京城举行的礼乐祭祀制度;完善于汉唐时期外来宗教文化融入,即现代人所共识的、以“儒释道”为核心内容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关中(古老长安)是中国传统文化从初始到完善的诞生地,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圣地。
友善共处,和谐发展,是华夏精神的精髓。终南山对道教发展的传承,恰恰是古老东方文明在宗教发展史上的体现,在今后的道教文化宣传方面应该大讲特讲这种和谐友善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