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陕西省道教协会

解读《西游记》中的道家内丹修炼思想

时间:2016-08-02    来源:八仙宫网站    作者:网络

     《西游记》是一部修道的书, 是一部丹经, 他通过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为我们解读着宇宙的真理, 人生的真谛。“ 经” 是什么? 它就是真理; “ 如来” 是什么? 它就是你的本性、道性, 见着了如来, 也就见着了你的本性、道性, 你也就得道成佛成仙了, 获得了不死之身。“ 如来” 就是说来就来 , 说去就去, 其实不来也不去。此话怎讲?当我们觉悟的时候,本性就会显前, 当我们心中充满贪、嗔、痴的时候, 本性就会离我们而去,其实不管我们觉悟或是愚昧, 本性从来都不会离开我们; 即便是堕落到地狱,本性也不会离开我们, 堕落的本质就是业力, 而业力就是我们心中的贪、嗔、痴、慢、疑。本性就像发光的宝珠, 而业力就像宝珠上积存了厚厚的尘埃,它让我们失去了觉照人生、洞悉宇宙真理的智慧。
      孙悟空大闹天宫, 说的就是人心不知足,不安于本分而妄念纷飞时, 就会破坏人体平静的正常秩序, 使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陷入混乱的局面而感到百体不安。孙悟空大闹天宫, 破坏了天宫的正常秩序, 玉皇大帝就派天兵天将去征剿犯上作乱的妖猴。这也寓意着, 当人的内心被纷飞的妄念搅扰得心乱如麻、痛苦不堪时,人才会意识到清静对于人生命的重要性, 而要想方设法对妄念加以打压和调服, 但人心有为的做法, 却不能取得成功, 就如天兵天将打不过孙悟空一样,理欲交战的结果,却只是内耗,自己跟自己打架, 会使内心处于更加矛盾的对立之中。只有太上老君用“ 金刚镯” 才能降服孙悟空,在这里太上老君代表着“道”的本体,“ 金刚镯” 是一个圆圈, 它代表着“ 无极” 。“无极”即是“无为”,“无为”即是“自然”。“ 无为” 、“ 自然” 就是道的常态, 它有解除纷扰的能力, 当我们回归于道的无为、自然之常态时, 才能恢复内心的和谐与清宁, 而找到根本的解脱之道。
     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而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行山下五百年, 五百年代表一个生命漫长的轮回过程。人的生命只有几十年, 长者上百年,而就在这几十年或上百年里, 因为无明我们就会去造业, 五行山就是我们自己所造的业, 因业力所致,我们就会受到上天的惩罚而受苦难。
     孙悟空就是人的心猿意马, 就是人心, 孙悟空什么都不贪, 他只贪名, 想做“ 齐天大圣” ,为了这一点而大闹天宫, 所造的业就让他受了整整五百年的苦。而我们众生, 所要追求抓取的东西太多太多, 所以我们所受的苦难也就不计其数, 永无休止。它就像五行山一样, 压在我们头上, 让我们动弹不得, 翻不了身, 无出头之日。五行山就是我们心中的五样业源“贪、嗔、痴、慢、疑”所引发的五种行为“杀、盗、淫、妄、酒” 。当孙悟空意识到, 他之所以受五百年的苦, 是因为自己所犯的过错而得到的果报, 此时他心中的怨恨消失了, 这就是一个人觉悟的开始。孙悟空觉悟了, 观音菩萨就来点化他。所以, 当一个人觉悟了 , 知道了向内寻找自己的过错, 找自己的不是而忏悔时, 上天就会派人来点化和解救他。“ 观音菩萨” ,其实就是教人反观内照自己, 向内求, 而不是向外寻求解决的办法。
      道家讲师父找徒弟, 而不是徒弟找师父。师父找徒弟, 是“ 天意” 的一种安排, 而被找者能够得度, 是因为他把做好了, 做真了。徒弟找师父, 是人心的追求和妄想, 如果一个人不在做人上下工夫, 不严格要求自己, 在高尚的品德节操上提升自己的人生品味, 而是满世界地跑, 希望能找到高人, 得遇名师, 恐怕永远也找不到, 遇不着。即使遇着了, 你也不识, 因为没有这个“ 缘” 。
     “ 三打白骨精” , 说的就是一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白骨精”就是我们心中的“魔”,白骨精第一次变化了一个少女,这个美丽的少女, 代表了一切我们认为美好的事物, 我们所要抓取的, 追求的东西, 而这些东西, 就是来要我们命的, 如果我们为其所惑, 就会为其所伤。“ 白骨精” 第二次变化了一个老太太, 在寻找她的女儿, 老太太代表着“ 情爱” 和你心中的那份挂碍, 多少人为情所伤, 被爱所累,当我们觉悟了、将心中的那份执着看淡了、放下了, 我们心中的魔也就消失了。“ 白骨精” 第三次变化, 是一个老头, 在寻找他的女儿和老伴。这代表一个人心中还有追求, 还在寻找他自己想要的, 这样的追求同样会要了他的命, 我们只有战胜了心中的追求和贪婪, 才能够圆满自己的人生境界, 成就自身。这时候, 伤害我们的魔统统就会消灭, 我们才会发现人生的结果原来就是一堆白骨, 当我面对这一堆白骨的时候, 才会明白, 什么是属于你的呢? 由此而彻悟人生!
     《西游记》中, 为什么九九八十一难, 一难都不能少, 因为只有通过苦难的磨砺, 才能磨掉我们心中的贪心、嗔恨、追求、妄想、分别、执着, 才能知道知足是福, 乐天安命, 顺其自然是福、吃亏是福、放下是福, 所以人生的境界不是打坐坐出来的、读经读出来的, 而是磨难磨出来的、受苦受出来的。由此已知修行的路, 是由苦难作为材料组合成的台阶, 修得越高, 所接受的苦和难也就越大。对修行人来讲, 所要接受生命极限的挑战很多, 有天魔、地魔、神魔、鬼魔、妖魔、人魔、气魔、财魔、色魔、病魔等。凡是人能遇到的、可以想象的或无法想象的难和苦都会摆在你的面前, 当它摆在你面前的时候, 就会存在一个你如何面对它的问题。当你只看到它的负面时, 你就会陷入困境, 它就会成为你人生中真正的苦, 真正的难。但当你能从另外的角度看到你所遇到的苦和难, 它背后所隐藏的对你的帮助和启迪时, 你就会获得一种超越的智慧, 从而使你处变不惊, 自然能在这些极端考验面前做到不恐惧、不逃避, 迎难而上, 接受挑战, 把心安顿在当下你所遇到的境界里,并与之合而为一, 直到你不感觉到它是苦、是难,并能从中体验到一种乐趣时,你就成功了!这就叫“ 苦难之中好凝神” , 这种在极端条件下练就的平静心, 可以在任何环境里都能保持你内心的清静, 那你就是“ 常清常静天尊” ,你就生活在天堂里!
     九九八十一难中最后一难, 由于唐僧忘记替通天河中的老龟问佛祖它何时能够修行圆满一事,而被老龟扔进河里,在湍急的河流之中,几经周折才上得岸来, 经书被水冲走, 虽经整理, 却亦有残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开始修行时, 你需要老师的帮助或借助于经典, 这叫引度,但最终能不能成就,还要靠自己的觉悟。只有觉悟人生, 才能明了本性, 明了本性, 才可见“ 道” , 找到通天的路。所以真正的道,没有在书上, 而在你自己的内心, 经没了, 就是让你要破这个文字相,你自己就是“名师”、就是“ 道” , 读懂了自己这颗心, 你也就读懂了人生、读懂了宇宙, 读懂了“ 道” 、读懂了所有人的心。以其自觉而能觉他, 自渡而能渡人。
     要读懂自己这颗心, 就要向内寻找自己的过错并大力忏悔, 这时我们的心智就会渐渐的开明, 当有那么一天我们对人生大彻大悟时,那些曾经困扰我们的担忧、恐惧和种种的无名和烦恼, 就会烟消云散, 我们就会像在黑夜中看到了光明, 盲人见到了太阳一般, 那坚固的五行山, 就会瞬间在我们面前崩塌,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脱!
     所以“ 开悟” 就是最大的“ 功德” , 这种功德之力, 不可思议, 它能转化一切业力, 消弭任何苦难。无形的功德力量, 大于有形的功德。什么是无形的功德? 比如当你宽容时、面对困境而乐于接受时、忏悔时、身心柔软时、不执著、不计较时、吃亏时、放下时、将生死置之度外时、谦卑时、公而忘私时、听命于天、顺其自然时、活在当下时、内心清静时。当你无论何时何地, 任何境遇里都能保持内心的澄澈清明、心无杂念时, 那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此时人心退位, 道性当家, 这即是“ 孙悟空” 进入“ 太上老君” 的八卦炉内修炼之时。“太上老君”前面说过,代表道的本体,“八卦”是指自然界中八种物象,即:天、地、水、火、风、雷、山、泽。这八种物象代表自然的造化之力, 孙悟空老老实实得待在了八卦炉的“ 巽” 位。而“ 巽” 为顺、为入, 即人心顺应自然之法性。此时天的力量— — 道无所不为的造化之能, 就会在人体上发挥作用, 此时人会感到有一种无形的、无法抗拒的力量在身体内发动, 改变着人体的状态, 使身、心、灵向着健康、高级的生命层次不断进化, 此即丹经所云“锁定心猿和意马,老君炉内炼丹砂。”这才算真正步入了“ 道” 的殿堂, 道的力量一旦在人体发挥作用, 就不会再停下来, 无论何时何地,人都在修炼的状态中,“行、住、坐、卧不离这个, 离开这个, 即非真道” 。
     人人有个长生不老树, 树上自结长生不老果。《西游记》中,唐僧四人来到了“五庄观”,来见“ 正元大仙” , 而观内没设神位, 所供奉的只有“天地”神位,“天地”为无形之“道”所化有形之“ 德” , 故“ 正元大仙” 所敬奉的“ 天地” 即为“道” 。“ 道” 是我们每一个人所赖以生存的生命根本, 它常青常在、不生不灭, 我们能不能像“ 道” 一样常青常在、不生不灭, 就看我们能不能守住这个根。孙悟空和猪八戒去偷人参果, 却发现打下来的人参果不见了, 叫来土地公一问才知道,这人参果不能落地, 落地则化。而地为尘埃,尘埃即是“五欲六尘”,六尘为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 所以我们要吃上这长生不老果, 就不能让“ 五欲” 操纵人心, 使六尘用事。一旦五欲六尘占据人心, 我们就会流浪于生死幻灭的轮回苦海之中, 而与长生无缘。孙悟空和猪八戒为偷吃人参果的事, 与清风、明月两人大吵一顿, 孙悟空嗔心一起, 将人参果树推倒并连根拔起,这叫“火烧功德林”,当我们心怀怨恨无名火一起时, 我们就会拔离生命赖以生存的这个根基, “ 一念嗔心起, 百万障门开” 。所以修行人要炼好心性这个基本功, 使它不再成为我们入道的障碍。当孙悟空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时, 才想办法请观世音菩萨来帮自己救活人参果树。
     这说明一个人犯了错误之后, 一定要意识到所犯错误的严重性而及时改正、努力弥补。观世音菩萨后来用净水瓶中的水, 洒在了人参果树的根部, 人参果树便活起来了, 人参果又重新长在了树上。观音菩萨的到来,代表着人要将向外飞扬的心收回,放在自己的身内, 这时人体自会呈现出心火下降、心肾相交的和谐状态。心火下降化肾水,肾水循太阳膀胱经沿督脉上行至头顶, 化为甘露水降下, 此时满口生津、身心交融, 体内一派盎然生机。
    《道德经》云: “ 天地相合, 以降甘露,人莫令而自均” 。在天地之间推动万物生化的原动力为太阳。太阳下济光明, 可化地气之水升腾为云雾,云雾在适当条件下形成雨露降下,它不需要人为的指挥和分配, 会很自然的平均降下, 万物受到这甘露的滋润, 大地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是天道相合之象, 若天道失合则相反, 那就会引发各种自然灾害, 此为天地之病。人体亦是如此; 心为太阳之火, 肾为地气之水, 脾胃肌肉为大地之土, 肝胆皮毛为草木, 肺、大肠为金石, 骨骼为山脉, 血液为河流。平凡之人因为不能保持内心的清静,在生理上则形成心火上炎, 肾水下流之“ 火水未济” 之象, 此象是人体阴阳失和之象, 也是人体产生各种疾病和灾难的根源, 人体要想健康, 必须要保持身心的和谐状态, 而身心的和谐, 不仅可以营造一个内在生命的和谐秩序,也可以营造一个人与外在环境的和谐氛围。而身心的和谐状态会出现在人睡眠时、内心平静时。
     道家将人身喻“ 炉鼎” , 心神喻“ 烧炼之火” , 心火下降, 肾水上升, 则形成水上火下之“水火既济”之象,犹火在烧炼鼎内之水。道家将此修炼状态又喻为“ 采药归炉” , “ 抽添” , 即抽采上炎之火添归下元炼化肾水。又云:“心静则神凝,神凝则气聚,气聚则丹结,丹结则圣胎成, 圣胎成则化元婴。” 因此“ 元婴” 为人精、气、神凝结所成, 而精、气、神的凝结, 是在人回归于清净、无为、自然的状态中, 自然而然演化的结果, 而清净、无为、自然是道的常态, 所以“ 元婴” 的形成, 实则是“ 道” 在天人合一的条件下, 借助于人身这个特殊的器皿, 所创造的“ 道” 的分灵, 此分灵为“ 道” 的清灵之气所化, 所以与“ 道” 同体, 具备有“ 道” 的一切特征, 故能有神通广大, 法力无边,不生不灭的智慧功德, 此即为“ 神仙” 。这是一种只有修道者自己才能体验到的, “ 道” 交感于人体演化的玄妙景象,这就叫“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
     朋友! 人生的真意, 就是对未来人生的憧憬和希望! 不管在任何情况下, 只要我们心中这种美好的愿望没有破灭, 我们的人生一定是有希望的! 哪怕这一世的生命结束, 那也没什么, 那只不过是生命换了一种存在形式而已,因为生命本身是永恒的! 你心中悲伤、绝望,是因为你被物欲迷惑了双眼而看不到这一点。
     这也就是“ 仙道贵生” 带给我们对现实人生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