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陕西省道教协会

龙门律师任永真

时间:2016-12-15    来源:省道教协会网络平台整理    作者:王芳妮

      任永真,原名起美,辽宁铁岭人。生于嘉庆三年(1798),仙逝于光绪五年(1879)。到达八仙庵之前,任永真先师从北京崇文门外南极宫道士李仁贵,后于道光六年(1826)投全真律坛,皈依白云观张教智。道光十九年 (1839)任永真接管张良庙,后创建了张良庙十方丛林,清末成为陕西西南地区甚至甘肃陇南地区道教活动的中心。

收回庙产、扩建殿堂
      陕西留坝紫柏山地区的张良辟谷传说由来已久,山上七十二洞中有许多都与张良辟谷传说 有关,基于此,此地修建留侯庙(俗称张良庙)纪念张良,后庙宇毁于战乱。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汉中知府滕天绶路过紫柏山,见“张子房先生辟谷处” 石碑一通,故重修张良庙大殿。康熙三十六年(1697),兵部尚书、河道总督于成龙路过张良庙,见有道人看守香火。康熙三十八年(1699),于成龙再次 过紫柏山时,道人换成了僧人,张良圣像换成了释迦佛像。遍查之下得知,是僧人抢占了张良庙,于是将僧人逐出,重修大殿,重塑了张良金身,并募全真道人潘一 良看守香火,自此,潘一良徒子法孙世代相袭。《紫柏山志序》中说潘一良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接管张良庙之后,“历六七传,皆柔弱不能任事。”道光年 间(1821-1850),住持陈永宁、易元棉为本地佃客所欺。(佃客)自称会长,抗租不纳,将庙内古碑尽行损毁,以灭其迹,致使庙内生计难以维持。易元 棉到西安八仙庵,愿将庙产交给八仙庵,作为八仙庵下院。八仙庵丁当家探知留侯庙本地土恶甚众,不敢接收。当时八仙庵知客任永真心动,毅然自任,愿接管庙 事,开为十方丛林。易元棉子徒等同具虔心,立将庙交与任师,听从所为。
      任永真到达张良庙后,只见庙宇荒圮,庙内不见道士,香火尽为佃客所占,便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想方设法与“土恶”交涉。哪知当地土恶的势力十分大,不仅不听任永真的劝说,更认为其乃外来之人,要将其从当地乱棍打出。任永真奋力逃出后,便 向官府提出诉讼,历经六七年,时任留坝厅同知贺仲瑊最终惩处土恶,将庙产归还于张良庙,官司才得以最终定论。任永真在诉诸官府索回“土恶”所占的庙产时, 就已决计将张良庙建成十方丛林。自道光二十三年(1843)始,任永真将历年所积攒的三百余两黄金,悉数用于张良庙之修建,其带领道众,相继修建客舍、寮 房、斋堂,造茅庵,设园堂,开鱼池,引水道,盖游轩,建拜石亭、遇仙桥、莲池,修南花院,北花院,并置买庙外街乡房数百余间。道光二十七年,增修三清殿, 东华殿,三十年,增修书楼,杰阁楼,屡屡栽种树木,此数十年创建,增补费用,不下数万金,或募化功德,或积存余资。可见,任永真到达张良庙后,对张良庙不 断地进行修复与扩建。

编集经典、弘扬教义
      道光二十三年(1843),庙产纠纷诉讼期间,任永真始编集《三乘集要》。王重阳立 教之初就立有全真道清规留于后世,而当时之道众对全真道规矩礼仪之事,“有知而不言者,有无知而言者”,这两种情况都对全真道之发展造成损害,任永真认为 有必要对道众之行为予以规范,对张良庙各类执事之职责予以规范,因而历时一年编成《三乘集要》。
      
《三乘集要》一书精选了若干全真道道规和经典,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的内容主要为礼神、道场、节庆、礼仪、各类执事职责等相关的制度性规定,主要包括:敬神礼仪、开静止静撞钟偈三起、斋堂排班坐位式、云集排班贺礼、十二月二十三日辞灶 神、二十四日接玉帝驾转天尊、正月初一日庆贺出天方各殿上疏、初六日十方堂起单、初九日玉祖圣诞、庆贺诸真圣诞、经理事务定规、上下执事应当管理事务定 规、常住费用定规、安方丈监院执事摆茶定规、律坛执事行为榜。
      中卷主要是与全真道经坛、戒律相关的内容:律坛清规榜、开期付信、留候庙传戒录序、升堂威仪、戒堂法座式、清规戒尺式、皇经执事榜、供斋榜文。
      除此之外,中卷还收录了《葛仙翁诗西江月》、《孙真人养生铭》、《邱祖寄西州道友书》、《留候庙修造十方碑文》,其用意应是使道众明确全真道丹道修炼的师承传统、使道众之丹道修炼有所参照,并使道众明确本丛林的历史源流。
      下卷主要为集录的经典,其中首列《丘祖训文》和《行持威仪》,又有《王重阳祖师授七 真五篇灵文》、《太上老君着五厨经》、《太上老君着赤文洞古经》、《太上老君着日用经》、《太上老君着大通经》、《无上玉皇着胎息经》、《吕祖百字碑》。 下卷所录之内容应当是任永真要求张良庙道众日常诵持的主要经典。

创建丛林、开坛传戒
      张良庙现存一方任永真寿辰匾额,为咸丰五年(1855)监院郝本晏率全体道众为任永 真寿辰之献匾,上书:“恭祝大炼师信阳任老真人鹤龄之庆”,匾上共记录了四十七人之姓名,除天福宫王本寿外,其余均为张良庙常住道士,其执事名目如下:监院、殿主、经主、静主、知客、账房、库头、经师、巡寮、监修、公务、大点造、贴库、鼓头、大火头、堂头、门头、公务堂、夜巡、行堂、房头、堂主、养静、巡山、仓点、小点造、小火头、火头、知随、主翰。匾额下款为“本丛林执事人等仝顿首拜赠”。从恭贺寿辰匾额的记载可知,当时张良庙十方丛林已经建成。据现存碑记,至同治初年,太平天国起义军行军至褒斜道时,任永真身披道袍、手持拂尘,谈笑间劝其放下杀戮,起义军没有人不望之下拜,并起誓再不开杀戒,不管此事是否属实,足可见任永真当时在信众和民间的影响力之大。 
      同治九年(1870),由任永真住持了张良庙十方丛林的首次开坛传戒。此次传戒和受戒的文字记载匾额仍然保存在张良庙,悬于张良庙二山门内。匾额上款“知留坝厅同知王炳煜书,为龙门正宗弘道演戒第十九代圆真任老律师”,下款“同治九年九月谷旦,众戒子敬立”,中刻“玄都律坛”四大字。匾额中刻有王义培、陈本灵等五十二人的名字,另刻有证盟、监戒、保举、演礼、纠仪、提科、登箓、引请共八师之道名。张良庙现存碑记中可知,张良庙的第二次传戒是在光绪元年(1875),此次传戒住持仍为任永真。
      任永真开创张良庙十方丛林后,张良庙的道教活动进入了鼎盛时期,长达一百五十余年,大大增加了其在地方社会的影响力,最终崛起为著名的全真十方丛林,并成为陕西西南地区道教活动的中心。时至今日,仍然可以说,没有任永真,就不会有享誉中外的张良庙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