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陕西省道教协会

金明立:从道教“贵身爱身”思想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

时间:2018-05-01    来源:陕西道协网站整理    作者:金明立

       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号角,是道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今天,我们在此齐聚一堂,不仅要积极响应十九大号召,还要深入探讨道教“爱国爱教”思想精髓。
       
习近平主席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
道教“爱身、贵身”思想来自于《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熟悉《道德经》的人都知道,在这一章里,道祖老子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常人在受到尊宠和侮辱的时候会患得患失,而圣人为什么要清心寡欲地活着呢?在这段话中,道祖以他的独特见解回答了这个问题,常人之所以患得患失,是原因他们始终以个人为中心;圣人之所以清心寡欲,是因为他们能以“贵身、爱身”的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所以,只有像重视自己身体一样,来治理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们来治理;只有像爱惜自己身体一样,来爱惜天下,才可以把天下交给他们来管理。这便是道教“遵道贵德”——构建自身生命与他人生命、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的“命运共同体”思想和精神。那么这种思想,不仅乐生,而且养志;不仅外保形体,而且内养精神。比如,我们如果没有自己的身体了,那我们拿什么来孝敬父母?如果我们连自己的身体都保护不了,又何谈有足够的精神,去认知,去思考那最细微,最深处的东西?又怎么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呢?这也是道祖与庄子所倡导的“重生者,则轻利;重利者,则轻生。”轻生的人必然会追逐名利,弃身而殉物。这种连自身都不能保护的人,怎么能治理天下呢?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阶段,“新时代不仅属于每一个人,而且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所以,只有精诚团结、共同分享,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因此,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学会“贵以身”、“爱以身”,以更加良好的精神状态、身体状态去面对接下来的建设发展。
        
其实历史上就不乏这种“贵以身”、“爱以身”,最后能“托天下”的例子。比如北宋宰相范仲淹,他通过科举考试得中进士,从九品司理官直到隶属于皇帝的文学侍从。期间屡遭奸臣诽谤,数度被贬入狱。在牢狱中有人劝他自尽,他却说,个人生死算得了什么?但我还要留着身体将来为国为民。果然,他为官数十载,敢于在朝廷犯颜直谏,发动和主持了庆历新政,开创了北宋士大夫议政的风气,传播了改革思想,成为了王安石变法的前奏。他每到一地,兴修水利,培养人才,保土安民,政绩斐然,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还为后人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言。如果他没有“贵身”“爱身”精神,怎能成为千古名人?这种人自然是值得“托天下”的对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又是什么呢?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而,为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那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初心呢?这时因为,中国自晚清以来,内忧外患,自身难保。特别是1840—1842的鸦片战争之后,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清朝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南进条约》《辛丑条约》等一序列丧权辱国条约之后,中国便沦为了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在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边缘时候,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但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在“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蔡济民)”的哀鸣声中!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呼唤新的政治力量下,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并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南湖红船上召开了中共一大,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初心。特别是伟人毛泽东领袖,他祖业丰厚,自幼家境殷实,但他却当着雇农的面烧毁了地契,宣布所租土地,不用再上缴租金后,义无反顾地带着他的兄弟,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革命道路。继而又带领中国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北上抗日救国,打败了国民党,解放了全中国。
     
他当初撕毁地契,是他不爱自己的家产吗?答案的肯定的。爱。在长征开始拥有20.6万,沿途补充兵力4.2万,到长征结束仅剩5.7万人,平均每前进300米就有一名战士牺牲的长征路上,难道他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吗?答案是肯定的。爱。但为了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他舍小家为大家,爱自身更爱人民。
      
1978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又走上了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改革开放”道路,经过40年的不断创新努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生产总值比改革开放前提高了400多倍;在航天、高铁、水电站、核电站、运载火箭、核武器、高性能计算机、第三代移动通信、超级杂交水稻等方面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事业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或一定的成就。目前,政府先后在农村和城市推广了免费义务教育;在社会保障、医疗方面,中国人男女寿命分别达到71岁和74岁,比1978年提高了4岁多,2007年在全国农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4万多农村居民被纳入保障范围。在民主法治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在社会、文化方面,展现了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在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上,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进展步伐。特别是在科学发展观方面,提出了以经济增长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说:“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无时无刻都在承担着人民的屈辱,承担着国家的祸难,我们必须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而如今,我们虽然生活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并不需要面对毛泽东那样入世的艰难抉择,也不会面对战乱的侵扰。但我们同样应该认识到,当前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在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了我国当前的新目标、新征程,带领着我们步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在当前阶段,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领导人们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责任,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扫除一切消极腐败现象,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本色,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何谓同甘共苦?实际上,在当前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依然存在着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虽然绝大多数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飞跃,但是在偏远的西部地区、农村与山区还是存在着资源分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在当前阶段我国还是将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加强了对人民生活品质的关注度。例如自2013年11月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就在湖南湘西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并带领着我党在精准扶贫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在五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中,逐步实现了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了百分之四以下。
      
而我们这些尊崇“贵以身”、“爱以身”,清静寡欲的道教人士也在党的号召与引导下作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例如2017年7月27日,西安骊山老母宫教职人员,在西安市临潼区统一战线“凝心聚力,脱贫攻坚,统战在行动”脱贫攻坚捐款活动中,积极主动向贫困群众伸出了援助之手。2018年4月中旬,西安八仙宫在监院胡诚林道长的安排下,前往陕西南部汉中、宁陕、镇巴等山区走访贫困学子,并向部分学生送上了八仙宫的一片心意。正如胡诚林道长所说,尽管能够做的微不足道,能够贡献的力量也很微薄,但我们一直坚持行走在慈善的路上,汇聚点点滴滴,期望以此带动更多的信众参与到公益慈善活动之中。
      
在党的精准扶贫工作中。“贵以身”、“爱以身”的道教人士参与精准扶贫的事迹屡见不鲜,正是因为对自身身体的尊重才让道教树立了齐同慈爱,济世利人的观点,才能理解并且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道祖的“贵以身”、“爱以身”以及懂得进退的清静寡欲就是最好的代表,这其实是与当代的廉洁、廉政文化建设相融相通的。因此在当前阶段我们更应该扮演好、发挥好道教优秀文化的弘扬者、传承者的重要角色,用我们的绵薄之力将道廉文化、“贵以身”、“爱以身”的清静寡欲发展起来,让身边更多人,认识到道教文化的科学性、合理性,在党的带领下,让这些优秀的文化能够融入到社会、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时,我们也应该保证自身的清静寡欲。在道祖《道德经》中有:“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畋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我们在这个社会之所以会出现新的浮动,最为根本的原因是我们不能正确对待人生的得失、善于把握欲望的尺度,这自然会为我们言行举止蒙上一层物质利益的纱布,让我们在面对选择、处理事物的过程中无所事事,这样的我们又怎么能承担重任呢?因此我们才应该做到寡欲,才应该做到清心、静心,让自己的心灵能够在道教文化等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下多受到洗礼,从而达到从简的境界,达到内心的和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而作为党员干部更应该接受道廉文化的引导,把握得与失之间的“度”,不能为名利等外物所累,不能为自己私欲而心神不安,用清静的心态对待名利,以静制动,以清降浊,有舍有得,保持恬淡无欲、返璞归真的思想,不为名利等外物所累,不为自己私欲而心神不安,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升迁、正确对待自己,清正廉洁、廉洁从政。
       
在十九大的报告与精神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求我们能够树立文化自信,将其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而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道教等其它宗教的发展也有着较为明确的目标,认为应该推进民族宗教工作的创新开展,这无疑让我们备受鼓励、倍感振奋。在当前的局势之下,我们更应该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作为中国梦实现的践行者,我们更应该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与义务,在积极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树立爱国爱教的意识,将道教优秀文化、十九大精神融入到具体的工作中。相信在场的各位对道教每天的功课《太上玄门早晚功课经》都不陌生,道教每天都在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天都在为国家、人民的幸福安康祈福,这实际上与当前我国的建设发展任务不谋而合。但是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虽然我们道教拥有优秀的、悠久的文化,虽然我们每天都会为祖国的建设、人民的幸福安康祈福,但现在道教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够的,“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正如道祖教导我们说:最高尚的品德利益万物而不求任何回报”所以我们在“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的同时,还有“动善时”。“动善时”就是把握时代脉搏,积极热爱社会主义,积极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理念。从十八大、十九大的精神以及党的号召带动下汲取吸收积极的养分,将爱国、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思想原则之首。另外,我们还应该做到“弘扬正道”,坚持以德为重,重视道德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在多元文化侵蚀的当前阶段,道教内部的清静寡欲也受到了负面消极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冲击扰乱了道教内的一丝平静,甚至出现了部分人士政治意识淡化、信仰不纯的情况。因此我们应该在党的领导下,将道教的创新发展落实到工作实践之中,不断对原有的精神进行丰富,积极探索、秉承道德真谛,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清静寡欲。这样才能以更好的面貌,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更好地发挥道教应有的积极作用。最后,我们还应该做到团结互助。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道过:“中国人民从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不可能发展进步”,在道教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是如此,我们既应该实现道教内部的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信任与共同进步,也应该树立开放的理念,通过互联网技术、高速的信息技术渠道,将优秀的道教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信教群众接受到这些文化的熏陶,从而在无形中形成爱国爱教的理念。
        
要想将中国梦的建设蓝图转变为现实,我们还需要经过一场漫长的、全新的长征。无论是在道教文化的传承上,还是在爱国爱教行为的践行上,我们都应该认识到“路虽然还很长,但实践不等人,容不得有半点懈怠。”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发展格局之下,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道教徒首先是国家的公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我们应该作出的贡献。因此,我们更应该学会关心国家大事,加强对政治理论、党的思想的深入学习,将自己的思想觉悟贯彻落实到爱国爱教的征途之中,坚定不移地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努力让道教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的发展相适应。最后,希望在座的道友能够和我一起共勉,一起加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坚决执行爱国爱教。
       
谢谢大家,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吉祥!福生无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