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陕西省道教协会

【征文】西安都城隍庙安来绪道长爱国事迹

时间:2021-09-29    来源:省道教协会网站整理    

 
      安来绪(1895-1977),陕西西安人,1895年农历六月二十三日出生在闫姓汉族佃农家庭。因主家无子而被收养,养父为满族安姓官宦,为其取名安瑞英,满族名字为土尔哈本。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西安起义军23日攻入西安皇城,安瑞英的养父投井自尽,养母逃亡。城隍庙外的商贩魏寿春在城墙拐角处发现了与家人失散的安瑞英,将他领回并托城隍庙姚春发道长抚养。姚春发收留安瑞英后让其徒李传稔收为弟子,赐道名安来绪,属净明忠孝派。
      姚春发师徒精于道教音乐知识,尤精笙、笛、鼓乐工尺谱等。当他们发现安来绪道长天资聪颖、忠厚踏实,甚是喜爱,耐心系统地为其传授毕生所学。安道长本人也痴迷道乐、刻苦好学,每日早起晚睡,从不间断地练习,渐渐成为一代出名的鼓乐演奏人才,为众乐师所器重。姚春发逝世后,安来绪众望所归,开始主持庙事与鼓乐演奏。
      抗战期间,安来绪道长为了帮助受难同胞,开放城隍庙场地接收难民,使城隍庙成为战区逃难同胞避难之所。他们住在庙里,就地摆摊设点,维持生活。
      面对长期的时局动荡,安道长十分担心鼓乐艺术失传,便于1946年在城隍庙办起了“音乐研究会”。他不分僧、道、俗,广泛培养鼓乐演奏人才,将自己的绝学倾囊相授,并联系众多优秀民间艺术家共同学习研究鼓乐文化,保护和传承了“西安鼓乐”这一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新中国的到来,激发了安来绪道长更大的爱国热情。他依托城隍庙积极支援地方建设,努力为群众某福利。1952年他担任城隍庙街戒烟所所长,帮助吸食大烟的人戒除烟瘾,还为居民食堂建设等提供资金帮助。1953年至1956期间,在安道长的带领下,城隍庙鼓乐社时常参加外宾接待、慰问抗美援朝伤病员及烈军属等各种公益演出。
      在长期的鼓乐研究与传授中,他将常用乐谱进行了分类整理,先后编辑了《鼓段本》、《内八套》、《外八套》、《法鼓段别小赞》四本鼓乐谱,详细记录了他所演奏的乐谱、配器、调性、技法等,非常便于后人学习和使用,堪称西安鼓乐界的经典之作。
      鉴于安来绪道长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他被推选为陕西省第二届政协委员。1958年他被中国音乐家协会接收为会员。1960年安来绪道长出席了全国第三次文代会,受到宋庆龄、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接见。
      1977年农历8月13日,安来绪道长羽化,其生平被载入《中国音乐家大辞典》。他成为我国近代史上两位道教界获此殊荣的大师之一(另一位为《二泉映月》的作者——阿炳)。他所热爱并为之奋斗的“西安鼓乐”艺术,已于2009年9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陕西省唯一一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安来绪道长一生爱国爱教,拥护党的领导,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用自己的有所作为,展示了道教人的爱国情怀。他为鼓乐艺术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为后人敬仰。
      今天,安放于西安都城隍庙鼓乐传习所内的安来绪道长半身铜像,将永远激励传承者们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