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陕西省道教协会

许诚辉:恪守规戒,勇猛精进,扬我国粹,报效三清

时间:2017-11-10    来源:陕西道协网站整理    作者:许诚辉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道长,各位信众,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参加恩师羽化登真的告别仪式,并代表同门弟子发言,悲痛之极,惶恐不安。所悲痛者,师父撒手登天,不免伤怀感叹。所不安者,说尽天下言语,难表对师父的敬仰与哀思。
      光阴似箭,斗转星移。屈指间,我和师父相识快二十年了。印象中的师父体弱多病,少年出家,与疾病抗争之余,一心向道,参悟经典。幸好蒙大道护佑,得金丹护体,历经磨难,生命才能维系至今。师父一生,扛起商洛道教大旗,呕心沥血,培养后人,为重整天竺道风,建立山阳道脉,功不可抹。
       记得零七年夏天,师父带我去乡下探望困难信众。那时候的道协,一穷二白,条件艰苦,唯一能证明单位身份的恐怕就是那个白底黑字的牌匾。由于没有专车,我们是雇一个破烂不堪的面包车出发的。那天我们途径色河再往宽平、莲花,一路上颠簸劳累,饥渴难忍,历经十个多小时,见过五六家信众,带去道教组织关怀,叮咛嘱托,鼓励修行。等回到卜吉沟,师父走下车的时候,半天都直不起腰杆,而那时,天边的月亮,已经悄悄的爬上了枝头。
       我和师父这些年来,他除了要求我不管云游到什么地方,不管走多远,都要常回来看看,要关心天竺山道教的发展。其次,他老人家只特意安排我做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他说山阳地处陕南,自古以来,就是商洛道教全真派的摇篮。他让我收集整理山阳地区民间道情以及孤本秘本道教书籍,整理成册,流传后人。
        第二件事,他说天竺道脉一直以来都是以清修内炼为重,我们天竺山以后的发展,必须抓住内丹修炼和道家养生两大主题,点名要协助诚智师弟做好这些工作。在他的指导下,去年秋天,我们第一期天竺山丹道养生班如期举办,计划招生人20人,实到28人,为期一周,获得圆满成功,且影响深远。
       第三件事,去年他出院我来看他时。他说自己有个未了的心愿,就是当年他编写《天竺山道教宗谱》的时候,发愿要寻找王圆吉真人的仙脱之地,让天竺山子孙不要忘记自己的根本。道门中都知道,王圆吉真人一生度人无数,最著名的就是吴明慧和刘明昌道长。吴明慧传张至正,刘明昌传张至顺。而张至正道长就是我们天竺山近代道脉的代表人物。他说只知道王真人羽化在湖北郧县,让我和诚智留心这件事情,有空的时候去实地考察,务必要找到那个地方。
        值得告慰的是,前不久我和弟子已经找到王圆吉真人住世修行之地,就在流经山阳的金钱河入汉江交汇的地方。此地属于今天湖北省郧西县夹河镇境内的金鸾山上。此山地处秦楚水上交通的咽喉,下可达襄阳、汉口,上可至安康、汉中。是古代道士们前往武当山、华山、终南山的必经之地。当年真人西去访道时,看中金銮山,并于道光年间,筹款修建了盘龙观。并在此弘道六十余载,期间多次到达天竺山弘法传道,终成一代宗师。宣统元年,真人羽化升天,当地群众将他安葬在金銮山龙头香下,并修建了巨型墓碑。后来因为修建大坝,当地镇府于2011年8月17日,将真人墓地安迁在不远处的二级马道上。
        就在我们正准备进一步与当地接洽,争取为后期修缮墓地做准备的时候,师父离开了我们。离开了生他养他的这片热土,离开了奋斗一生,奉献一生,牵挂一生的天竺山道教事业。他这一走,留下了未尽的理想和期望,留下了未来宏伟的蓝图,留给我们一肩沉甸甸的担子。
        逝者已去兮,生者当自强。最后,我代表众位同门,谢谢大家这些年对我师父的关心和对商洛道教事业的支持。并代表各位师兄弟在师父灵前宣读禁文,以表达沉痛哀思和怀念之情。
金秋十月,四海升平。国逢盛会,气象更新。
忽闻恩师,驾鹤西行。重阳之夜,九九归真。
噩耗传来,五雷轰顶。肝肠寸断,顿足捶心。
奈何桥头,飘然离去。望乡台上,孑然一身。
魂归来兮,悲悲泣泣。山阳折月,商洛日隐。
哀哉吾教,又失巨擎。大道征途,谁来引领?
惜哉我辈,孤雁难群。痛哉天竺,茫茫山林。
皇天有泪,后土悲鸣。三山五岳,宣吾祭文。
擦干泪眼,携手诸君。继承遗志,奋斗不停。
恪守规戒,勇猛精进。扬我国粹,报效三清。
谢谢大家!

(许诚辉道长在余宗来道长仙蜕告别仪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