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陕西省道教协会

丘处机第一道场——宝鸡磻溪宫

时间:2016-04-05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朱玉林

 

丘处机的第一道场
      磻溪宫南依秦岭,北拥渭水,被誉为陈仓八景之一,与姜子牙钓鱼台一河之隔。魏初《重修磻溪长春成道宫记》言:“磻溪在凤翔虢县界,一泉绝清泠,北流二十里入于渭,层峦叠嶂,秀异如画。初入谷口甚狭,沿溪五六里,豁然嵦爽,土膏腴而树蓊郁,云烟朝莫,千态万状,使人顾揖之不暇,所谓尚父之钓矶者(姜太公钓鱼台,现在附近的大王镇)在焉。”
      金大定十四年(1174)秋,
处机等人为师父王重阳守丧期满,于陕西秦渡镇真武庙各言其志,分路行化。处机西游凤翔、虢州,被秦川的秀丽景色所打动,对于秦陇之风物,多有赞美之辞,其《秦川》诗言:“秦川自古帝王州,景色蒙笼瑞气浮。触目山河俱秀发,披颜人物竞风流。十年苦志忘高卧,万里甘心作远游。特纵孤云来此地,烟霞洞府习真修。”又题名《秦川》的《望蓬莱》词言:“秦川好,一片锦纹华。日出雨晴山色秀,月明风急水声嘉。千里净无涯。余到此,喜庆复难加。天佑时丰堪养道,地灵人杰不生邪。时复伴烟霞。”处机认为,秦川风景秀丽,人杰地灵,为修道的最佳场所,遂隐修于陕西宝鸡之磻溪,这是他宗教历程的第一个转折。
      到磻溪后,首先表现出来的是磨炼心性的苦行。据长春真人本行碑记载,
处机“磻溪穴居,日乞一食,行则一蓑,虽箪瓢不置也,人谓之蓑衣先生,昼亱不寐者六年”。处机在磻溪开凿长春洞以为居所,洞虽名为长春,但实际上却相当简陋,只不过是一个土埪而已。土埪虽然很简陋,磻溪的风景却异常秀丽,但处机仍然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为了实现“全真而仙”的理想,他安贫乐道,心安理得。在磻溪的六年中,处机不管春夏秋冬,常披一蓑衣,人称“蓑衣先生”,在题名《蓑衣》的《无俗念》词的小注中,他曾自言“磻溪皆呼蓑衣先生”,词中亦称:“我本忘名,人皆易号,唤作蓑衣客。”他以坚强的意志与超人的毅力,与困苦生活进行着斗争,磨炼与塑造着自己坚忍不拔的品格。生活的艰苦,并不是处机修道的最大敌人,其最大的敌人乃是寂寞与孤独。在磻溪隐修期间,处机经常搬石头炼睡以斗闲,勤修内丹。他还经常与道友、文人相往来,并非过着完全与世隔绝的生活,但即使如此,长达六年的苦修生活,也确实令其难以忍受。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在磻溪一呆就是六年。
      
在磻溪修行期间,处机如饥似渴、争分夺秒地博览群书,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吸取儒道释三教精华,武装自己的头脑,修炼自己的心灵,知识越来越渊博,修行越来越长进。他经常到民间去寻访民众,了解社情,探求道教的真谛和报国救民之道。为了增强百姓的体质,祛除疾病的痛苦,处机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医学知识,向百姓传播健身常识,并经常去深山悬崖采药,走村串户,送方治病,深得百姓的敬仰。处机经常为百姓、王公做道场。他的身边总围绕着很多道友。他反对铺张浪费,经常注意提醒信众在斋醮时要注意节俭。这种入情入理的宣传,特别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当时有位杨姓道友想东游海上,去寻仙访道,处机就劝他说,不必拘于何时何地,只要你做好清净无为的功夫就行了。
      处机在磻溪六年的修道生活,对其一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磻溪隐居时期,是处机苦修成名的时期。他终以坚强的意志与超人的毅力,与困苦生活进行着斗争,磨炼与塑造着自己坚忍不拔的品格。处机在磻溪的六年中,不断与当地民众、道友、士人相往来。曾帮助民众背渡、拾粪送肥,为道友祈福打礁醵。与当地群众和睦相处,借机宣传教义,发展信徒,将传教融入了日常生活当中,积累了一定的声望,当地百姓皆知“蓑衣先生”是一大善人。
 
《磻溪集》的发源地
    《磻溪集》,是处机以修道地名磻溪题名的诗词集。《磻溪集》近五百首诗词,写于磻溪的作品100百首左右。处机居磻溪6载,以写作诗词为日常修道功课。在磻溪苦修功行的六年中,“博览诗书,盖从隐居秦陇始。”与当地士人往来参学借书。古来修行家不主张精于文墨,入道便废斯文而专事修炼。处机不然,主张修行吟诗两不误,作诗不事工巧,率性即兴,有感而发功出自然,妙而合道。处机不断与当地道友、士人相往来,在《磻溪集》中,他曾有《答宰公子许秀才》、《赠周二生见访》、《次韵银张八秀才》、《虢县银张五秀才处借书》等诗词,这说明处机与当地秀才、解元等的来往是相当频繁的。处机与当地士人的往来,主要以参学与借书为主,其《虢县银张五秀才处借书》诗言:“盛族文章旧得名,芝兰玉树满阶庭。光辉代代生豪杰,讲论时时聚德星。顾我微才弘道晚,知君博学贯心灵。嘲吟不用多披览,续借闲书混杳冥。”
    坚持不懈的苦读,使处机从一个未尝读书的人变成了“动容无不妙,出语总成真”的饱学之士。处机诗词也有较高的文学造诣,从保留下来的近五百首诗词看,继承了唐诗宋词之长,不追求辞藻之华丽,自有朴实、流畅、明快之风格。他把写诗填词作为宣传道教理论、谈机锋、唱玄的一种方式,许多与文人学士唱和的诗词中都表现出共同研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还有部分诗词直接反映社会状况和人民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如《悯物》、《因旱作》等诗将社会动乱、万民涂炭、百姓的痛苦生活和自己悲愤的心境描写得淋漓尽致。处机《磻溪集》,内容丰富,绚烂多姿,足以编辑成生活系列“照片”,把他这段生平比较清晰地“展览”出来,抒发了真实的感情,敞开了处机慈善、爱民的内心世界。正是艰苦环境中的勤奋写作和苦行修炼,不仅是处机的诗名流出了磻溪,传向远方,也使他心性摆脱了肉体和尘俗的朿缚,从山间溪畔的清静自然反观诸身,体会了不动本心与清静合其真的喜悦。
    处机在理论和修行上,主张“三教合一”“三教圆融”。以全真道的“全精、全气、全神”最高境界为根本,认为儒学主“理”、禅宗主“性”、道教主“命”,虽然看似各不相同、各有旨趣,但实际上是一理相贯的,“儒释道源三教祖,由来千圣古今日”。在处世上,邱处机认为:“和光月尘随是非,化声相待无相洁”。儒释道三教之学,均离不开大道,实际上都一统于“道德性命之学”里。处机还吸收了禅宗“明心见性”理论,主张“性命双修”,先性后命,以性为主,认为诚信敬意以修身养性,才是修道成仙的正道。只有内心纯净,杜绝功名利禄各种物欲干扰,集中精气神,超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外,才能进入物我皆忘、天地混一的状态,这恰与《道德经》中的抱朴归真、天地合一境界相吻合。内修真性,外修阴德,做到心胸坦荡、光明磊落,时刻想到的都是利于他人、利于社会,永远保持身心健康,从而做到将无为与有为结合起来,以无为行有为,以道教普化之心行救苦救难之本,这些都体现在《磻溪集》中。处机以丰富的学识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
 
老子文化的传承圣地
    处机西行东归后,受命在燕京太极宫主管天下道门,使全真道得到较大发展。这一时期,磻溪宫也声名大振,其弟子感念磻溪宗师练化之迹,于公元1238年,即处机羽化11年之际,开始进行道院建设。经过凤翔府全真教弟子及社会各界两年营建,一座为纪念处机而修建的道观初具规模,并以“长春子”命名为“长春观”。特别是元太祖成吉思汗拜处机为国师,主持全国道教事务,磻溪长春观“以恩例升观为宫”,更名为磻溪长春成道宫。后经政府及弟子倡导,再次对其进行了大规模营建。整个建筑群坐北面南,建有玉虚殿、通明殿、大宗殿。后又在玉虚殿南,大宗殿之北增建南昌、思真二殿。为彰其德,元代官吏杨文葆大兴土木,营造殿堂,环绕凤女楼,遥对凤凰台,建成二郎庙、玉皇庙、三清观等大小庙宇百余间,使磻溪宫更加气势恢宏,巍然壮观,香火旺盛。磻溪宫道教庙宇鳞次栉比,碑、楼、亭、榭广布,奇草异卉四季芬芳。尤其是明清时期,商贾达官、名人家眷、善男信女或寻幽踏春、或布施上香络绎不绝,是名震陕、甘、川毗邻地区千年古道场。我国传统的春见庙容,夏见庙气,秋见庙情,冬见庙骨的审美追求,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时的磻溪宫,是一座融建筑、雕塑、绘画艺术为一体精美绝伦的艺术宝库。明清时期,磻溪宫遂成为西北影响最大、信众最多、声誉最好的老子文化的传承圣地,大批道人逸士在此参悟修道,养性修真。
    磻溪宫清末民国后逐渐衰落。但仍留有许多珍贵的道教遗迹,其宫内有元代所立八棱碑一通,系青色大理石精磨而成,帽高150厘米。上有浮雕像4尊;幢高275厘米,分8面,每面27.5厘米,上刻老子《道德经》五千言,为元代所立,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长春内传碑”一通,元至元十八年(1281)二月,磻溪长春成道宫提点方志正等立,碑首有浮雕二龙戏珠,阳刻楷书“镇第五代宗师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内传碑”17字。阴刻楷书“全真第五代宗师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内传”全文详记处机生平事迹。碑高257厘米,宽119厘米,厚26厘米,碑座长150厘米,碑上字迹清楚,保存完好。磻溪宫现存有元代多层木结构古建筑一栋,建筑精美,民间传为鲁班爷所建,名曰“风雨楼”。磻溪宫附近有一株树龄800多年的巨大银杏树,据传是处机亲手栽植,年能结几百斤银杏,虽历经800余年,依然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构成这里的一道美丽景观。当地有三座新修的单间小庙和两个修整过的窑洞,左标“天真洞”,右标“圣母洞”。“天真洞”内塑有老子思想传人处机坐像,供人们参拜。
 
(作者系陕西省宝鸡市政协文史员,陕西省宝鸡市政协原副秘书长,陕西省宝鸡市老子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